2006-09-05

[Classic] 聖嚴法師的12字箴言

  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由法鼓山聖嚴法師拍攝的一個廣告,內容在勸導世人不要用自殺來解決問題(應該說是逃避),提到「承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,言簡意賅。這句話中的「它」,意指走投無路、看不見未來的困境,以廣義來看,也可以包含所有人生的課題,其中當然也包括了面對自己。

  然後我有了一個根本的邏輯性問題:如果我不曾「擁有我」,我又如何「放下我」?於是我自己把這四句真言改了一下,送給我自己:找尋自己,發現自己,面對自己,考驗自己,接受自己,然後……放下自己~不過這是題外話了。

  回歸正題。人遇到重大挫敗時,常是因為進退維谷而被迫逃避,或甚至心灰意冷,直接向命運低頭,宣告放棄。殊不知進退無路時,正是考驗著自己的「選擇權」,而這有賴於平時培養出來的眼界、思考能力與勇氣。

  眼界遼闊者,看到的是別人的生活經驗,面臨困境時的處理手段、方式及態度,如果別人能尚存一息、甚至游刃有餘,為什麼我不能?

  思考具有深度、廣度者,想通了之後,退後原來是向前,是困境,卻非絕境。念一轉,不難發現希望的曙光,有希望就有動力。

  有勇氣者,不輕言放棄,無所謂逃避,能正視問題才有解決的契機。勇者並非無所畏懼,而是瞭解「比起畏懼,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」。

  我個人覺得,其實人生就像玩線上遊戲,這個遊戲模式不合適,還有別款,或積極進取的開疆辟土,或怡情養性的田園山色,不論是何種形式,「克服關卡」是所有遊戲共同的主題,在遊戲中盡情揮灑以求突破,便能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。對人生抱著玩遊戲的心態有一個好處,就是遊戲中的主角只是一個角色,玩遊戲的人才是真正的操縱者,雖然兩者密不可分,後者卻能保持客觀、置身事外。說穿了,就像下棋一樣,莫怪乎古人常用下棋比喻世事。

  不過有時人生卻也不是玩遊戲這麼簡單。就像在迷宮中摸索唯一的出口,就像玩躲貓貓卻一直找不到目標,明知有希望,卻總是看不到、摸不著的失落,其中又混雜著對遙遙無期的不耐煩,確實令人想放棄。但想想,如果化作輕煙裊裊後,才察覺轉機不遠,才發現再不用多久就能到達出口背後一片景色秀麗的桃花園,那該有多嘔、多後悔呢?別抹煞了讓生命更圓滿的可能性,因為生命只有一次,就用貪心讓自己再堅持一下吧。